全国统一热线:86 0575 87688128
珍珠文化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珍珠文化 >美容故事
美容故事
发布时间:2008/11/20 0:00:00   点击次数:3647次

    中国城市的兴起,始于唐宋。不过,说起中国美容业的渊源,比城市的出现要早得多。美容的出现,和人的爱美天性有关。早在殷商时代,就有燕支”(胭脂)记载,即用燕地红蓝花叶,捣烂取汁,凝作脂用于饰面。我国现存早的文字——甲骨文中有字,《说文》有解:沐,濯发也,洗面也。这大概就是古代清洁美容的早记载。
     那个时候,还没有美容一说,《山海经》中载文:天婴,其状如龙骨,可以已痤。苟草,服之美人色。马尾,其脂可以腊(治体皱),觜鱼,食之不骄()”。在一个大的范畴里,人们通常把它归类中医药学,到现在人们才把它拉出来,叫中医药美容。可以这样说,传统的中医药学包含美容的因子,它很早存在于人们的生活,中医药美容与其一脉相承,甚至可以这样说,5000年的文明史为后人积淀下丰富而珍贵的美容经。
    1972年,长沙马王堆古墓重现天日,出土的有一部典籍——《五十二病方》,中间存有中医药美容方药记载,时间可以追溯到周朝、春秋战国时期。有这样的民间故事,西施浣纱时,许多脂粉落入小溪,一些小鱼儿嗜其如命,食之长久后竟也美貌如花,村民争相捕食此种小鱼。为此笔者咨询过鱼类专家,当然,鱼吃脂粉只是一种传说,但我们有了一种答案,吴越时期的美女西施很早就美容了。习中医者,必读《黄帝内经》,这部早的典籍虽未专门论述中医药美容,但对人体生理、病理、养生保健、疾病治疗等论述,是中医药美容的宝典。|||
    宋玉两千年前在《登徒子好色赋》里这样描述:东家之子,增之一分则太长,减之一分则太短。著粉则太白,施朱则太赤……”著粉施朱,正是美容的表现形式。东汉时期,我国现存的早药物专著《神农本草经》载有美容药物数十味,如白芷长肌肤、润颜色等等。正式的妆点”“扮妆”“妆饰等词出现在汉代,中医药化妆品也随之出现,《毛诗序》有载:兰、香草也,汉宫中种之可著粉中。这说明了在当时已经有专门制作中医药美容化妆品的人,某种意义上,他们是中国美容从业人士的真正先驱。两晋南北朝葛洪著《肘后备急方》,内有用鲜鸡蛋清做面膜等方法介绍。而隋唐时期孙思邈的《千金要方》、《千金翼方》中有专门论述面药的篇章,共载美容方105则;巢元方的《诸病源侯论》、王焘的《外台秘要》、唐《食医心监》、《食疗本草》等都可谓中医药美容的良书。两宋时期,王怀隐等编《太平圣惠方》内有治须发早白,牙齿动摇之方;北宋《圣济总录》记载了用玉磨治疗面部瘢痕的事例。
    
在这个时节,随着商贸、建筑、制度的稳定,中国第一代城市出落得像模像样,商铺店面随之就出现了,老板娘出场一般都会略施粉黛;既然有了固定的街市,而无论是闺秀还是村姑,都会找机会上街逛逛,事先必定先美容美容;至于专指男士的白面书生,也需要先美容才可以白面……举不胜举,美容的事物早就存在,城市的出现,让美容也变得有些必要,于是催生出美容化妆品的生产,小作坊的也好,宫廷的也罢,存在就决定意识,所以早在唐宋时期,有关美容的零星事宜就显示出一个道理:美容的兴起,必然会跟社会的脉动有关。
     美容,意为使容颜美丽,于是,美容成为美丽重要的存在要义之一。金元明清时期徐国桢《御药院方》内乌鬓供春散可黑发;《外科正宗》对损容性疾病作了深入论述;到了明代,我们则不得不提提医学大师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了,其中记载了用珍珠粉抹面使肌肤滋润的方法,并收录有中医药美容药物270余种,增白驻颜的、生发乌发的、祛皱抗衰的,等等,可以称之为大百科。说到底,美丽二字是男女老少自古以来都喜欢的。而那些中医美容的记载,并非刻意为美容定身而制,作者或医者把它当作是生活学科很自然的一部分。它意味着:美容本来就是生活的组成部分。就好像我们在一些古装片里看到的,类如虚拟的祖传青春(美容)秘方,某个古香古色的小瓶里装着的丹药,可以使人留驻青春,很是扣人心弦。
      
岁至清代,徐灵胎的《洄溪老人二十六秘方》载录众多美容妙方。而曹雪芹所著《红楼梦》里,贾宝玉爱吃姐姐妹妹们用的胭脂,可见早期美容用品已成为贵族人家的日常生活用品。另据传清末慈禧太后为了保持青春容颜,每天服一匙珍珠粉,每天喝大半碗人奶,意在使其肌肤红润及白嫩,如此奢侈美容非常人能至。说到这里,我们更多接触到的是中医药美容,化妆用品源自天然,可谓真正的绿色产品,不用打假,而现代美容化妆用品到了民国时期才在国内开始生根发芽。
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美颜资讯 珍珠产品 联系我们   
浙ICP备11064643号-1   GoogleSitemap   管理登陆   技术支持:农牧机械网
诸暨珍珠世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主要产品:珍珠粉

在线客服
电话
86 0575 87688128
手机
86 0575 87688128